当前位置: 首页>>校友风采>>校友风采>>正文
感恩母校——我腾飞而起的摇篮--记信息学院1997级校友陈逸怀
2016-04-28 18:24  

事迹简介:1994.9-1997.8在温州市机械技工学校工作 ,1997.9-2000.7就读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00.8-2013.9温州技师学院工作,2004.2-2007.1在江苏大学进行专升本学习,2013.9至今在温州城市大学工作。

 

采访人:听说陈处长毕业后每年都回母校,请问对现在学校的发展有什么感受?

陈逸怀:是的,转眼间毕业已14年,在这14年间我每年都会回母校一次,去感受哪里的学习气氛,去回味那种难以割舍的情感,去体验职教师资摇篮的风范,去品味“爱国、敬业、团结、创新”的校训。感受到母校每年一个台阶的向前发展,记得刚入校时,全校只有4系1中心,在校生4000余人,现在有10个学院在校生1.7万余人,还具有了硕士和博士授予权。从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校,成长为职业教育的“黄埔军校”,现在全国各个中职、高职学校都有我们的校友,我对学校的发展充满信心。

采访人:每个人在求学期间都回遇到让人难以忘怀的老师,请问陈处长求学期间那几位老师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陈逸怀:我曾于1997年-2000年和2011年-2014年两次在母校学习知识和技能,现在所取得的成果我要感谢各位老师和领导,他们的谆谆教诲至今还让我铭刻在心。 17年前刚入校时作为技校生我的英语水平不高,是班主任郭建军老师一直鼓励、督促我学习;在思想方面张和中书记一直引导我进步,给我上党课,介绍我入党,引导我树立为大家服务的精神,让我一步步成长为系学生会主席。记得大一时我最喜欢听的课是由张德春教授主讲的《高等数学》虽然老师已经仙逝,但是我还时常回忆起他讲课的情景,记得最深刻的是每次下课后,张老师都是擦干净黑板后才走。大三时刘光然教授的《多媒体技术》课是我最喜欢上的,他那严谨、风趣的上课风格,是我一直模仿的对像,但至今无法超越。2011年我再次考入母校中职硕士学习,师从张兴会教授和王仲民教授,他们严谨的作风、对学术孜孜不倦的追求、愿为人梯的精神将影响我的一生。

采访人:陈处能不能简单的谈一谈毕业后自己的工作经历和取得的一些成绩?

陈逸怀:2000年我毕业后入职温州技师学院工作,先后担任教务处副处长、计算机中心主任和计算机教研组组长、教务处处长、就业处处长,2013年调到温州城市大学工作,现为温州城市大学对外培训部主任。虽然从事行政工作,但在这14年里始终没有离开教学一线,共担任过20余门课程的主讲教师,期间主编了劳动社的《微型计算机外围设备》、《网络设备互联》两本教材,担任副主编的教材4本、参编教材5本、发表论文6篇、参与省部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3项。所写的案例论文多次获省市一、二等奖,并于2009年获温州市优秀教师称号。

采访人:请问陈处最想对在校的学弟学妹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陈逸怀:我想和正在求学的各位师弟、师妹们说一句“要戒娇、戒燥,脚踏实地,秉承‘动手动脑,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今后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做贡献。”

 

关闭窗口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校友总会  版权所有© 2016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310号  邮编:300222  电话:022-8818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