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校友风采>>校友风采>>正文
挚爱学生 奉献事业--记职教学院1994级校友徐三华
2016-05-01 21:43   审核人:

事迹简介:徐三华现担任天津天狮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行政副院长兼党总支书记一职,多年来一直主要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历任团总支书记、团委书记、学生处处长等职,工作中踏实肯干,任劳任怨,勤于钻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得到单位和领导的广泛认可。2004年被天津市教卫工委评为“天津市教育系统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 2006年荣获天津市第十四届大学生艺术节“优秀组织者”称号; 2006年被天津市教卫工委评为“天津市民办教育先进个人”。

 

求学经历回顾篇

入学至今二十载,光阴似箭,时光荏苒,当年的书生意气仍历历在目,时常占据闲暇的思绪,更是留下无穷的回味。秉着个人的憧憬、父母的嘱托,以非常积极的心态投入大学新生活。值得幸庆的事,我们班是一个团结向上且拥有较好学风的集体,这个集体的氛围督促我班全体成员不断积极上进,度过健康愉快的四年大学生活,曾获得了“市级优秀班集体”的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更离不开当年谆谆教诲的师长,现在的校办主任任雪浩老师就是我们班当年的班主任之一,年轻有才气,一手的好书法和精湛的文笔,让我们羡慕不已,从而掀起了班级的书法训练高潮,不仅砥砺了品质,也提升了一定的技能。还有王珍、黄强、李长爱、赵欣等勤于业务甘于奉献的众多领导和教师,是他们引导我们成功步入社会的。

当年性格颇显内向的他,虽然仅担任过班干部的职务,但始终把它作为锻炼自我和服务班级的机会,使自身在社交能力方面得到较多的锻炼且有了较大的提升,更大的收获是同学们的认可,创造了同学之间浓厚的情谊,为学风和班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当时的学校周边环境比较单纯,想了解社会都有点不方便。他们赶上了天津市发展时期,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该班结合所学专业理念通过信息了解、实地考察和生活参与等形式积极融入这座城市,感受他的发展与变化,集体组织参观了市中心繁华地段、改革开放的前沿——天津港、民营经济的代表——大邱庄等地区。临毕业全班30人,有11人留在天津发展。

大学校园生活中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周末舞会,这得益于校方的支持和文化的需要。他认为它是同学们一周紧张学习后放松休闲的好去处,也是当时高校校园文化品牌之一,为一个班级成员互动提供了实施平台,也为班级与班级之间沟通提供了社交平台,不至于“老死不相往来,同宿舍不相识”,为大家创造了融洽和谐的环境氛围。

事业发展感悟篇

他的第一份工作在天津市大港油田技工学校,一上岗接触到了中文教学、学生管理和共青团组织等多项工作,这些工作的实际需要与所学职业教育管理书本知识的差距,是可想而知的。因为知识是无限的、发展的,所学专业知识和工作需要的交集是永远客观存在的,扩大交集是唯一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学习。只有不断向书本、向同事、向时间,甚至向学生学习,从而理解了终身学习理念的真谛。学校所学知识与工作所用到知识有两个方面的差异:其一是侧重点方面,前者侧重理论,后者侧重实践;其二是过程方面,前者就像是种子,后者就像是苗木。前者为后者指明方向,给予原动力,引导后者更加深入,不断发展。就像我们同班同学当初学习的侧重点不同,今天的职业轨迹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果关系比较明显,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这句话应该是对着两者区别和联系的最好阐释。

他的工作经历分两段,第一段为公办中等职业教育;另一段为民办高等职业教育,不管是公办和民办都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认为,要想做好教育这一行业,首先必须有较强的理想信念作支撑,否则很容易半途而废,甚至害己误人;其次做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储备,广泛涉猎学生成长和自身职业生涯发展需要的知识,学生需要和组织要求是不断变化的;最后是积极投入教育教学管理的理论实践中去,静心感受学生成长的喜悦,这一名教育者最真实的体验。

这些年来,母校教育动手动脑和注重实践等理念让他们觉得是最独特的,也是深刻的。对于个人发展而言,他认为,由于职业教育管理专业可算是文理并重,涉猎知识广泛,例如车铣刨磨、电工学什么的都过有接触,在工作生活中,显得理论根基扎实,实践能力强,且比较具有实干精神,容易获得同行与领导的认同,从而能够创造相对平稳发展环境。他所供职的单位——天津天狮学院作为天津市第一所民办高等院校,现属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应用型大学的范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民办教育势必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相对于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大学而言的,在我国经济建设现代化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下产生的一种新类型的本科教育,具有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过程、培养方式和评价标准,从而为该校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和新挑战。该校目前发展前景良好,各项事业范围稳固提升,近期正在与国外多所院校筹划国际化大学建设,且进入实质性阶段,将来会需要更多学弟学妹们加盟机会。

莘莘学子寄语篇

根据他亲身体会和总结,他认为,大学期间最应该积累的有三点:其一、品德和素质,就像立足之本,否则就是舍本求末;其二、专业理念与知识,就像谋生工具,必不可少;其三、写作和表达能力,就像事业催化剂,能够加快事业发展。所有这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希望学弟学妹们牢牢把握市场经济决定性作用的脉搏,全面提升个人素质,在合理安排课上课下时间,扎实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积极投身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锻炼,做一个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一定不能沉迷在个人空虚或网络虚幻的世界里,要加强人际交往锻炼,不断提升人际交往能力。他说德、智、体协调全面发展好比树径、树高和树叶的关系。直径太小,长不大;太矮,不能成才;叶子太少,缺少生命活力。只有全面健康发展,对于国家、对于社会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有用之才。作为师范生能应该理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是这三者重要性的强调,“学高”对应的是“智”,“身正”不仅要求有“德”行,更要有“体”能了。

至于学生毕业后流向的问题,应该依据个人经济实力和公民素质而定,其承受能力都应该在可控范围之内。当然社会上流行千金难买愿意,这是马斯洛层次论都不能解释的范畴,我想说也可因人而异了,对自己更要有一些世人所缺乏的契约精神,我也相信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他理解的“学校精神”是大家共同认可的办学理念,且愿意不断为其发展壮大而努力的集体态度。“天职师大人”应该立志做职业教育的引路先锋和践行者,弥补国家技能应用性人才之缺憾。

校友生活体会篇

那时候的物质条件相对于现在比较有限,同学们平时也就看看书,下下棋,打打篮球,周末学跳交谊舞或者看看电影,有时租用楼梯间的厨房改善一下伙食,也是一项不错的生活体验活动,总而言之,大学期间的业余生活还是比较丰富的,特别是交谊舞让人懂得了不少的社交礼仪知识,也学会了用音乐来调节心情,开班级交谊舞会成为我们班级活动的“永恒”主题。相比之下,他要强调的是,课外业余时间多阅读点历史和哲学方面的书,对今后人生或事业发展还是大有用处的。

回顾过去,青春年少的情感经历;毕业离别时的感伤;集体活动的团队氛围,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生成长体验和精神财富,是它的记忆让同班同学相隔千里,多年不见还犹如近在咫尺,恍若昨日。毕业后每次老同学聚会,重返校园、教室、餐厅,有条件的话甚至宿舍参观,努力寻找当初的记忆,成为活动的必修课。说到宿舍,就不得不感谢当年的“刁大爷”,因为他的执著,为全体同学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对待事业和家庭,他认为肯定是要两者兼顾,家庭是事业的支柱,事业是家庭的动力。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偏重事业是必须的,但不是偏废。必要时,要尽可能地获取家人的理解与支持,特别是学生工作,上下班的概念不是那么清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很多时候只有牺牲和理解能够解决这两者的冲突。

母校35华诞在即,为母校建言

1.您对学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有什么建议?

建设高水平大学应该有独具特色且适宜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文化品牌,让职业教育的理念和精髓潜移默化地深入人心,通过学子们传递给全国的每一个角落,从而遍地开花。

2.您对学校今后的专业设置和就业引导有怎样的建议?

加强校企合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落实学生实训环节,加深专业认知度,提前实现人力供需双方的互认,尽可能减少先就业后择业环节。

 

关闭窗口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校友总会  版权所有© 2016
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310号  邮编:300222  电话:022-88181005